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主办单位: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航空学会
地       址:西北工业大学友谊校区航空楼
  • 2023年第14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综述
    •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接触式测温技术应用进展

      2023, 14(1):1-12.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1

      摘要 (703) HTML (638) PDF 6.08 M (1209)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测温技术能够揭示涡轮叶片的温度分布情况,对其开展性能评估、失效分析和优化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涡轮进口温度的不断提升对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测温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接触式测温技术可采集叶片表面温度和近表面气流温度,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应用于涡轮叶片的接触式测温技术,包括薄膜热电偶、测温晶体和示温漆,简要说明了三种测温技术的工作原理,归纳了国内外应用现状,总结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无人机航拍野生动物智能检测与统计方法综述

      2023, 14(1):13-26.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2

      摘要 (791) HTML (344) PDF 10.60 M (10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近年来无人机航拍技术逐步应用于野生动物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考察效率。由于航拍图像与地面拍摄图像的特征差异较大,加之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背景复杂,目前没有通用的方法可直接应用于野生动物航拍图像的检测与统计。本文回顾了智能检测和统计技术近年来的发展,针对无人机航拍野生动物图像的大场景、小目标、多尺度、复杂背景等特点,介绍了无人机航拍动物群数据集的选取与建立方法,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检测与统计方法,并进行了深层次地分析,归纳了各类方法的优势和可应用场景,总结了各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方向。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26+1
    • 飞行员情境意识定量测量研究综述

      2023, 14(1):27-37.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3

      摘要 (528) HTML (580) PDF 795.96 K (1283) 评论 (0) 收藏

      摘要:情境意识是飞行员驾驶飞机所需的关键能力之一,而量化评估飞行员的情境意识则是许多研究关注的重点。为了厘清过往飞行员情境意识方面的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六种传统测量方式,包括冻结探测技术、实时探测技术、实验后自评技术、观察者评分技术、绩效表现评估及生理指标评估;然后,介绍了采用数学建模测量飞行员情境意识的方式,这种测量方式更加精细,且具有很强的预测性;最后,详细总结归纳了飞行员情境意识的过往研究中所采用的主要测量手段,对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 0+1
      • 1+1
    • >理论研究
    • 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旋翼下洗流对机翼的气动影响分析

      2023, 14(1):38-46.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4

      摘要 (618) HTML (572) PDF 4.55 M (6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复合式高速直升机的旋翼两侧不同强度下洗流对机翼的气动干扰分析,可以为类似构型直升机的气动外形设计及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动量源方法对复合式高速直升机悬停及前飞状态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旋翼两侧不同强度的下洗流对机翼的气动影响,研究改变旋翼桨盘高度和机翼展弦比对气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式高速直升机前飞时,随着旋翼桨盘的增高,两侧机翼升力差峰值减小,且峰值落在更小速度处;随着机翼展弦比的增大,两侧机翼升力差峰值减小,且在峰值后同一速度下,机翼越细长两侧升力差越小。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26+1
      • 27+1
      • 28+1
      • 29+1
      • 30+1
      • 31+1
      • 32+1
      • 33+1
      • 34+1
      • 35+1
      • 36+1
      • 37+1
      • 38+1
      • 39+1
      • 40+1
      • 41+1
      • 42+1
      • 43+1
      • 44+1
      • 45+1
      • 46+1
      • 47+1
      • 48+1
      • 49+1
      • 50+1
    • 民用飞机持续安全性评估体系架构设计与分析

      2023, 14(1):47-56.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5

      摘要 (350) HTML (312) PDF 2.56 M (65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用飞机运营阶段安全性评估过程涉及多系统的能力整合与交互,目前我国缺乏基于标准规范的系统化持续安全性评估体系。基于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从多视角出发设计并构建民用飞机持续安全性评估体系架构,给出持续安全性评估控制链顶层的全面描述;在此基础上,引入复杂网络理论对体系架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提出综合考虑节点中心性及网络鲁棒性的重要度评价指标用于识别体系中关键节点,并对关键节点进行设计优化。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民用飞机持续安全性评估体系架构整合了多系统资源和能力,明确了系统控制流程及系统间交互,对关键节点进行优化后的体系架构稳定性增强,能够为运营阶段的安全性评估和管理提供指导。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一种新风险识别方法在民机高升力系统研制中的应用

      2023, 14(1):57-64.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6

      摘要 (576) HTML (123) PDF 1.30 M (473) 评论 (0) 收藏

      摘要:高升力系统是保证飞机飞行安全的关键系统之一,故对其安全可靠性要求高。在高升力系统研制过程中,应用成熟度较低的技术会增加研制风险。结合工程数据,在适航安全性设计与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研制技术风险识别方法;以某民用飞机高升力系统为例,识别影响其安全性的技术风险,并给出技术改进方法和风险控制策略。结果表明:某民用飞机高升力系统的襟翼非指令放下和非指令收起存在风险,通过降低襟翼电子控制装置控制通道和监控通道模块的失效概率,可将襟翼非指令放下/收起的失效概率从1.656×10-9/fh降低到9.424×10-10/fh,达到了系统安全性要求,可以规避风险。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支柱式前起落架系统刚度与摆振稳定性研究

      2023, 14(1):65-72.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7

      摘要 (409) HTML (379) PDF 2.05 M (6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刚度(航向、侧向和扭转刚度)是支柱式前起落架设计的重要指标,探明系统刚度对摆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对起落架的防摆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改变缓冲器初始气体压力的方式,分析缓冲器行程对系统刚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系统刚度对支柱式前起落架摆振的初始扭转角、收敛时间、收敛比例和稳定区域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支柱式前起落架系统刚度,可提升防摆性能,但同时会造成初始扭转角和摆振收敛时间的增加,这会降低起落架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因此,不能过度增加支柱式前起落架系统刚度。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26+1
      • 27+1
      • 28+1
      • 29+1
      • 30+1
      • 31+1
      • 32+1
      • 33+1
      • 34+1
      • 35+1
    • DD9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磨削表面质量实验研究

      2023, 14(1):73-80.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8

      摘要 (659) HTML (55) PDF 5.34 M (7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涡轮叶片榫齿常采用磨削加工,磨削工艺参数决定了其加工表面的质量和疲劳性能。基于正交试验研究磨削参数对第三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DD9 磨削表面粗糙度及硬度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磨削表面粗糙度受砂轮线速度vs 的影响最大,工件进给速度vw 对其的影响次之,而受磨削深度ap 的影响最小;磨削表面出现加工硬化,加工硬化程度在1.9%~13.8% 之间,亚表面硬化层深度在60~120 μm 之间;为获得粗糙度小、纹理均匀、硬化程度小的DD9 高温合金磨削表面,精加工推荐的磨削参数为vs∈[20 m/s,25 m/s],vw∈[12 m/min,16 m/mim],ap∈[10 μm,15 μm]。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26+1
      • 27+1
      • 28+1
      • 29+1
      • 30+1
      • 31+1
      • 32+1
    • 基于ATHEANA-STPA混合方法的航空人为因素分析

      2023, 14(1):81-89.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03

      摘要 (528) HTML (486) PDF 840.26 K (5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传统人为因素失误分析技术(ATHEANA)由于缺乏系统化的分析方法,对不安全控制行为(UA)和迫使失误情景(EFC)的识别不充分,因此提出人为因素失误分析技术—系统理论过程分析(ATHEANA-STPA)混合方法对航空人为因素展开分析。基于人为因素失误预测技术(THERP)方法构建系统控制模型,识别UA和与其关联的致因因素;根据各类致因因素的关联性构建EFC,基于THERP 提供的基础人为误差数据对UA的触发概率进行评估;基于瓦解EFC 的思想制定风险管控措施,通过一起航空安全事故的分析应用验证ATHEANA-STPA 混合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ATHEANA-STPA 混合方法所形成的结论能够对风险管控起到更为具体的指导作用。

      • 0+1
      • 1+1
      • 2+1
      • 3+1
      • 4+1
    • >工程应用
    • 飞行载荷神经网络代理模型研究

      2023, 14(1):90-97.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0

      摘要 (574) HTML (460) PDF 1.21 M (59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飞机结构强度设计时,需要进行飞行载荷分析,但载荷分析的周期较长,需要研究更加高效精准的飞行载荷分析方法以缩短载荷设计周期。以某型涡桨飞机平尾为研究对象,根据规范进行全包线飞行仿真和平尾分布载荷计算,得到训练和校验的输入工况和平尾输出载荷;分别建立基于BP 神经网络、RBF 神经网络和ELM 神经网络的平尾载荷代理模型,比较不同神经网络模型对平尾根剖面载荷预测的精度和效率,并对载荷输入参数贡献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三种神经网络模型都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神经网络的飞行载荷代理模型可以大幅提高飞行载荷分析效率。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目标跟踪任务系统设计与应用

      2023, 14(1):98-103.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1

      摘要 (455) HTML (82) PDF 1.44 M (4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人机闭环特性对于完成高精度飞行任务十分关键。为了在试飞配试资源紧缺的条件下有效地检查人机闭环特性,研制可视化目标跟踪任务系统用以模拟空中受油等高精度任务的操纵过程。该系统通过虚拟目标跟踪算法模拟空中受油任务,包括编队—预对接—对接—输油保持—脱离整个任务阶段;面向该系统的虚拟受油任务功能,进行新型试飞技术研究,包括试飞方法设计及人机闭环特性评价准则的指标量化。该目标跟踪任务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飞机,并采用新型试飞技术进行演示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在单机飞行时模拟执行空中受油任务,一方面可以有效检查人机闭环特性,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训练飞行员执行精确跟踪任务的驾驶技术,达到了优化人机闭环特性试飞方法、降低精确跟踪类任务的试飞风险、节约试飞配试资源的良好效果,所积累的实践经验值得在其他型号上进行推广。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复合材料整体机身框环向弯曲试验研究与强度分析

      2023, 14(1):104-113.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2

      摘要 (376) HTML (422) PDF 3.60 M (541)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机身框作为民用飞机的主要承载结构,其承载效率对飞机的重量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整体机身框的失效模式和承载能力以及侧向支撑对框承载能力的影响,对复合材料C 型和Z 型整体机身框曲板试验件进行环向弯曲试验。采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一对力偶将弯曲载荷施加在试验件上,对工程方法进行修正,与有限元模型一同对整体机身框失效载荷进行预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 型整体框拥有比Z 型整体框更好的承载能力;侧向支撑对整体机身框失效模式影响效果显著,合理地设计布置侧向支撑,是提高复合材料机身框承载效率的关键;采用修正后的工程方法能够有效预测框的侧向失稳,可以用于整体机身框尺寸和侧向支撑布置方案的快速计算迭代;但是框内缘局部稳定性方法不够保守,需要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优化迭代。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24+1
      • 25+1
      • 26+1
      • 27+1
      • 28+1
      • 29+1
      • 30+1
      • 31+1
      • 32+1
      • 33+1
      • 34+1
      • 35+1
      • 36+1
    • 民用飞机发动机吊挂应急断离设计研究

      2023, 14(1):114-120.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3

      摘要 (283) HTML (474) PDF 1.39 M (80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发动机吊挂应急断离是民用飞机设计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国外相关技术难以获取,国内以理论研究和提出主要思路为主,与工程实现存在差距。基于此,从适航标准入手,研究吊挂、保险销和机翼三者的应急断离设计载荷大小的关系,通过场景分析,研究界面结构强度计算的载荷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吊挂应急断离设计仅需单独考虑发动机主载荷向上或主载荷向后工况,合理给定吊挂、保险销和机翼结构三者的应急断离设计载荷大小关系可有效降低结构重量;机翼/吊挂界面载荷方向则必须结合结构细节做具体的应急断离场景分析。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以可用度为目标的民用飞机不完全预防性维修间隔优化

      2023, 14(1):121-127.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4

      摘要 (539) HTML (192) PDF 651.91 K (6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用飞机制造商推荐的初始预防性维修间隔通常不考虑运营环境和维修能力的差异,在满足飞机安全性要求的同时,难以达到可用性的最优状态。基于不完全维修理论,采用役龄回退因子修正部件的可靠性模型,以反映维修工作对于部件性能的影响;结合航空公司运行实际情况,以部件可用度为目标函数,可靠度阈值为约束条件,提出不完全维修策略下的预防性维修间隔优化模型,并以某型飞机的空气起动机航线故障数据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可靠度阈值的约束条件下,所建立的维修间隔优化模型得出的最优维修间隔与实际相符,该模型合理可行。

      • 0+1
      • 1+1
      • 2+1
      • 3+1
    • 基于RBF神经网络补偿的航空发动机H_∞自适应控制研究

      2023, 14(1):128-134.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5

      摘要 (581) HTML (327) PDF 1.02 M (5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是飞行器的重要机构,航空发动机存在的控制增益衰减和未建模动态等不确定性问题影响了其控制性能,为此设计将H∞自适应控制和补偿控制相结合的控制器。首先,基于混合灵敏度理论设计H∞自适应控制器;然后,基于Lyapunov 严格稳定理论设计RBF 神经网络补偿控制器对不确定性进行拟合补偿,并通过与误差相关的线性函数调整拟合速度;最后,以归一化后的航空发动机模型为被控对象进行多变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自适应控制器能够有效补偿不确定性,相比H∞控制器,超调量和调节时间都有所降低。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民用飞机高原机场起飞性能分析及优化

      2023, 14(1):135-140.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6

      摘要 (757) HTML (489) PDF 602.94 K (10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民用飞机在高原机场运营时,爬升梯度要求高,减载严重,对其起飞性能进行优化研究以增加起飞重量,在经济效益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理论分析,在满足适航要求的前提下,采用减小襟翼偏度和使用改进爬升法两种爬升方式,进行起飞性能优化,对不同起飞襟翼构型和不同爬升方法下的起飞距离、加速—停止距离和起飞限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效优化可以显著提高飞机的起飞限重,改善起飞性能,提高运营效益。

      • 0+1
      • 1+1
      • 2+1
      • 3+1
      • 4+1
    • 航空发动机客户需求与技术措施重要度量化评估应用研究

      2023, 14(1):141-150.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7

      摘要 (540) HTML (163) PDF 1.10 M (3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现有的民用航空发动机客户需求重要度的量化评估方法不符合民用航空发展稳中求进的需要。采用Kano 模型和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提出一种客户需求技术措施重要度量化评估改进算法与技术措施重要度量化评估方法,增加客户需求重要度调整系数中基本型需求的比重,将客户需求进行重要度量化评估并转化为可量化的发动机产品和服务的技术措施,完成技术措施的优先级排序;给出民用航空发动机运行支持体系、换发设备开发的应用案例。结果表明:客户需求重要度量化评估改进算法与技术措施重要度量化评估方法能够在发动机产品和服务研制过程中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与决策,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联合航空811号班机事故的适航解读

      2023, 14(1):151-156.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8

      摘要 (815) HTML (550) PDF 627.04 K (897) 评论 (0) 收藏

      摘要:航空器舱门解锁和解闩的动力源必须在飞行前与锁闩和锁定系统断开,飞行安全关键结构件必须能承受结构限制载荷和极限载荷,基于风险管理的航空器持续适航事件监控方法需要有充分的使用监测数据作支撑,结合实际案例对适航要求进行解读,对航空器舱门研制和航空器持续适航研究人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基于此,通过解读美国联合航空811 号班机事故调查报告,依据国内有关适航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采用分析解读的方法研究该事故暴露的问题。结果表明:811 号班机前货舱舱门锁闩的驱动系统设计,不符合必须在飞行前与锁闩断开并且在飞行中不能给舱门恢复动力的适航要求;前货舱舱门的L 形固定器设计,不符合适航规章中关于载荷设计及其验证的规定要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关于航空器前货舱舱门飞行中意外打开的安全性影响和适航风险水平的评估出现了失误。

      • 0+1
      • 1+1
      • 2+1
    • 基于GPU的荧光油膜运动路径实时测量

      2023, 14(1):157-164,174.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19

      摘要 (576) HTML (385) PDF 3.01 M (41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风洞试验中,现有的基于CPU 的光流法求解荧光油膜运动速度场耗时过长,而基于GPU 的光流法存在GPU 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为此,提出基于荧光油膜图像分块和临界约束的GPU 荧光油膜运动路径实时测量方法。将荧光油膜时序图像按照GPU 的资源将整帧图像切割分块并行处理,创建其对应的光流并行计算策略,即充分利用GPU 的并行流水架构优势和共享内存实现各并行块的光流计算的硬件加速;同时结合块间临界约束条件,以各块的速度矩阵迭代差为标志控制其迭代计算次数。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保证荧光油膜运动速度场计算精度的条件下,较传统的基于CPU 的光流法解算速度平均提升了2 789.5 倍,较整帧图像的GPU 光流法速度平均提升了10.09 倍,实时解算速度可达90 帧/秒。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
      • 10+1
      • 11+1
      • 12+1
      • 13+1
      • 14+1
      • 15+1
      • 16+1
      • 17+1
      • 18+1
      • 19+1
      • 20+1
      • 21+1
      • 22+1
      • 23+1
    • 基于时空数据模型的障碍物数据集数据查询与应用研究

      2023, 14(1):165-174. DOI: 10.16615/j.cnki.1674-8190.2023.01.20

      摘要 (504) HTML (365) PDF 2.22 M (4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障碍物数据集是国际民航组织在航空情报管理(AIM)体系下提出的一种基于航空信息交换模型(AIXM)规范的航空情报数据集,该数据集中障碍物的查询将直接影响机场净空评估与飞行程序设计。在分析障碍物数据集的时间与空间属性基础上,利用时空数据模型与航空信息交换模型规范,提出一种基于时间点和空间位置的障碍物数据集查询方法, 用于解决障碍物数据集的查询问题;构建障碍物查询与可视化系统,并通过设计随机实验和实例应用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障碍物数据集查询方法能够提取出对机场净空与飞行程序设计有影响的障碍物,增强了飞行程序设计人员对机场障碍物分布的情景意识。

      • 0+1
      • 1+1
      • 2+1
      • 3+1
      • 4+1
      • 5+1
      • 6+1
      • 7+1
      • 8+1
      • 9+1